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西北局

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页

新时代冶金岩土人应当具备的职业技能

来源:岩土公司 吕强  发布时间:2020-07-24 13:51:02  浏览次数:10126

      岩土工勘产业作为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的一项支柱产业,历经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一支具有勘察、测量、设计和施工等多专业融合的综合性岩土工程队伍,为冶金地质经济发展和队伍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纵观冶金岩土的发展脉络,从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工程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监理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工程施工项目经理负责制等一系列制度体系深入推进,从最初的测量、打井和工程勘察做起,到后来的基坑支护、降水施工,以及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逐步发展成为一支主要涵盖建设行业地面以下集施工与勘察专项资质为一体,涵盖国土、自然资源行业地质灾害治理评估、勘查、设计和施工等资质为一体,以及近些年不断得到发展的市政、公路、环保、城市地质等新领域的岩土专业综合施工队伍。

      然而,在冶金地质深化改革事转企以及工程建设领域改革进程不断加速的大背景下,冶金岩土人应具有哪些职业技能才能适应当前改革创新的大环境,是我们必须客观面对、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本人作为一名冶金地质行业的岩土工程技术人员,从学校毕业踏入社会就接触野外施工,开始了岩土工程执业生涯,已有27个年头,这27年见证了冶金岩土队伍从无到有,从开始组建到不断发展壮大形成规模的发展历程,也对岩土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对岩土人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形成了较为深切的感受。新时代冶金岩土人应具备怎样的职业技能,本人将结合亲身实践粗浅谈一些看法,请方家指正。

      一、冶金岩土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在传统岩土工程市场,如地基处理和地基基础施工领域与同行业其他单位横向对比,由于冶金岩土不同于其他国企单位,例如中铁、中建集团等岩土行业单位,项目发包方相对固定,行业规范、技术标准自成一体,市场领域稳固。而我们就没有这方面的优势,所有的项目均需经营人员从充分竞争的市场上和同行“分一杯羹”,项目的属性虽然脱离不了岩土工程的大圈子,但不同行业的技术标准还是需要从头学起,从项目组织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会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应。另外,我们在项目实施周转资金、施工设备以及技术人才上没有任何优势,而且建设工程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拿项目的难度越来越大,拿到项目的利润微薄,实施项目的盈利能力越来越弱,并且项目结款周期至少在三至六年,甚至更长。

      在传统岩土施工领域竞争没有太大优势,冶金岩土开始向新发展起来的行业延伸,由粗放的劳务密集的岩土施工行业,向集约的技术密集岩土延伸行业转变,诸如当下日渐增多的山水林田湖草项目、矿山恢复以及环境地调评价等项目,其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项目从勘察、设计到施工总承包,普遍工程规模体量庞大,涉及工艺工法繁杂。承接此类工程项目,主要考验组织实施单位是否具有将测绘、勘察、评估、设计和施工等不同专业技术人才有机组合起来的能力,考验其是否具备充分挖潜和调动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发展,利用云计算网络平台和电脑软件,各专业形成信息联动。

      作为中央企业,我们拥有的国企品牌优势、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敢打擅打硬仗的优良作风,毋庸置疑。然而,面对新的形势和发展机遇,冶金岩土长期以来始终主要依托桩基础、地基处理等传统岩土施工专业形成的规模利润,已经不能满足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需要。针对岩土板块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总局领导通过调研分析,陆续在系统内部二级单位加大了对岩土板块的改革创新支持力度,增加了岩土板块科研立项数量和研发资金的投入,并针对各单位不同的发展模式加大了对设备仪器的投入扶持,从资金和设备资源利用方面对岩土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其中,作为创新发展要素中最具活力的当属技术人才,在此关键时期,冶金岩土技术队伍如何有效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更上一个新台阶,为便于承接新项目更好地适应政府部门和建设单位的需求,如何实现和提供更高、更好、更强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一如既往发挥国企员工“又红又专,以一当十”的精神风貌,事关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成败的大局。这些问题就成了新时代当下摆在我们冶金岩土技术人员面前的现实问题。

      二、新时代对冶金岩土人职业技能提出新要求

      一是应具备广阔的行业视野和敏锐的商业嗅觉。

      总局冶金岩土板块各单位专业资质涵盖建筑地基与基础处理、工程勘察、岩土设计、地质灾害治理与其他综合性的治理工程项目。所要求岩土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果属于通才型。何况岩土专业有其特殊性,对一些不良工程地质因地域不同所采用的处理工艺、工法和机械设备都会大不相同,比如位于沿海地区城市的岩土工程师对处理深厚的淤泥软土可以做到驾轻就熟,而对分布于西北地区的盐渍土处理会知之甚少,无从下手。这就要求我们岩土技术人员的知识视野必须足够宽广,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扩延知识的能力以及善于合作的能力,对许多学科知识的掌握不要求深,但对许多学科的应用性质必须有所了解,要以对“工程问题”的观察能力、综合比较能力、系统处理问题的能力见长,最终要达到能够适度、适时、适场合地表达对岩土工程特殊性问题的理解、限定、处理、组织和评价。

      内支撑体系作为已经写入规范的一种在沿海地区发达城市深大基坑常用的支护工法,以前在西安就很少见,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经济不够发达,地广人稀,有足够的工作面采用其他更经济的诸如土钉、锚杆和支护桩等工法来满足工程需要。而近些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西安做为“一带一路”中心城市,城市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项目周边高楼林立,施工环境复杂,工作面条件局促,使用常规的工艺工法已经不具备条件,只有尝试引入更加适用、成熟和经济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这也正是冶金岩土工程技术人员之所以要具备广阔的行业视野和商业嗅觉的原因之一,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理念,抢占先机,才会在激烈的岩土工程市场竞争中赢得机遇。

      二是应拥有尽可能多的风险防范和执业技能。

      总体来说,岩土工程从其业务行政管辖范畴来看,主要由住建、自然资源、水利和生态环境等多个相关部门进行管理,按其归属大致可分为工程建设类岩土项目和生态环境治理类岩土项目两类。然而,无论前者还是后者,由于岩土工程项目有其特殊属性,在质量管控方面因作为研究对象的岩土体结构性状、地下水以及项目工况具有隐蔽性、动态性,以及建设方过度追求项目的经济性,压缩工期造价,造成工程项目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在安全管控方面因其工程建设行业的属性,诸如坍塌、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等几类易发事故种类同样是岩土工程项目的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故而,作为岩土工程行业从业者,把握工程风险,消除事故隐患的意识一刻也不能放松,在工程实践中,通过对不利因素的分析辩识,提前做出预判防范,将风险有效化解,将质量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岩土工程项目与建设工程行业密不可分,所涉及相关执业资格种类众多,如注册建造师、造价师、环评师、咨询师、监理和安全、岩土和结构工程师等等,而从业人员可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和兴趣,进行适当选择考取,一方面可提升个人执业价值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取证学习开拓行业视野和夯实专业理论!

      三是应做一名“钻研型”技术人员。

      随着岩土工程行业的发展,形成了大量关联产业,包括岩土机械及配件产业、岩土仪器产业、岩土施工设备租赁及物流产业、土工材料产业、岩土软件产业等。广义层面上,上述产业都应归属于岩土产业。粗略估计,我国仅与地下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相关的岩土工程产业产值就达1万亿左右,整个岩土产业的产值达数万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故而,我们不能将目光锁定在产业链条的某一段或某一点,应当无限延伸,寻找创新点。要做到这一点,仅靠宽广的视野是不够的,还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洞察是一个发现与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偶然的,是需要我们前期长期的不断学习,所涵盖知识范围往往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个领域,将不同的学科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具有处理工程问题中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能力。再者,工程经验的积累,视野扩展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个由量变转化为质变的过程。

      根据科技部和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实施多措并举加快推动中央企业的创新发展总要求,总局系统各个单位已经纷纷行动起来,从无到有,成立科创中心,尝试组建技术革新、科研创新团队,形成自身独有的专利技术,这是良好的开端,对冶金岩土技术人员来说也是难得的提升锻炼机会。论起技术创新和专利研发,可以有不同的模式借助各类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师资力量来共同完成,跨界整合不同领域的技术加以革新应用,比如正在西北地区广泛推广的岩土行业新工法螺杆桩,充分借鉴木工常用的螺丝钉原理,将其巧妙的应用于岩土施工领域,通过对常规长螺旋设备的研发改进,即解决了施工难题又节约了工程成本,收效甚好。

      三、知行合一,做合格的冶金岩土高技能人才

      (一)走出去看

      近年来,国家突出强调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倡导发展绿色环保、再生能源、新材料、循环利用、垃圾处理等方面的新型产业。在工程建设领域,低碳节能方面的标准和要求也在不断加强,节能环保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加速。这对于岩土工程行业而言,即是新的挑战,也昭示着新的市场空间。若要提高冶金岩土板块整体竞争力进而提高盈利能力,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抓住时代机遇,适时而动,以更优的业务模式、调整板块业务结构类型,实现该板块的飞速发展。

      作为冶金岩土板块技术人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尽管总局系统内部由于各二级单位所处地域不同,历史沿革不同而造成业务发展模式和管理体制也不尽相同,正所谓“和而不同",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但从总体来看,岩土工程市场是充分竞争模式,哪里有活去哪里,岩土人的行业视野不能囿于一城一地,而应当“合纵联横",纵向可同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专家大师请教,求取真经;横向可适度安排系统内岩土板块单位之间技术人员的交流交换,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拓展专业维度,提升技术水平和能力!

      (二)静下来学

      岩土专业涉及的学科包罗万象,包括地质地貌、构造、矿物、水文、岩体、土质、力学和工程材料学等等不一而足,按岩土行业细分又可分为建筑、水利、交通、电力和港口等等,仅拿考取注册岩土资格证书来说,基础考试大纲涉及的学科门类有16个之多,专业考试大纲涉及的国家标准规范有40余本之多,而且还有行业涉及到的各种法律、法规等等,故而要想在短时间内突击完成这么庞大的学习任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何况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知识和技能。找见自己的兴趣点,建立长期的工作之余学习计划就显得犹为重要。

      在制定学习计划之前应当首先分析总结自己学习过和掌握的知识技能,罗列出哪些是自己精通的,哪些是自己熟悉的,哪些是自己的弱项。然后再分析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胜任岗位要求需要具备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认自己和岗位相吻合的条件,有步骤地逐步设定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路径。随着国有企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总局系统的各方面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尤其是在风险管控和合规化管理方面出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冶金岩土板块更加靠近建筑施工领域,无论是在建设行业的市场招投标、总包分包,还是项目人员履职、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风险等级是相对较高的,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技术人员不能光是埋头于技术标准,对本岗位涉及的合规管理方面的法规也应不断的更新学习,将其一并纳入到学习计划当中,在执业的过程中始终牢记“风险管控,合规第一”的基本原则,守土有责,干一项工程,保一方平安。

      当然,工作之后再提升再学习最大的障碍便是时间不够用的问题,需要平衡生活、家庭各方面的关系,将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整合,难度是相当大的。习总书记曾对全民终身学习提出过要求:活动老,学到老,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兴趣、习惯、精神需求、生活方式,提倡全民学习,打造学习型社会。这也是一个现代化国企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若要形成崇尚创新的氛围没有浓厚的全员学习气氛作为依托,是难以实现的。

      (三)沉下去练

      对于岩土工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标准也是永远适用的。岩土工程专业发展至今,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标准做为支撑,但施工现场的工况条件始终是在发展变化当中,如何选用合适恰当的理论公式,计算结果如何科学修正,永远是摆在岩土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山西某地楼房桩基采用直径800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毕桩检测极限承载力只有7000kN,小于设计要求的9000kN。若不深入施工现场想要探究其承载力为何达不到设计的原因,似乎答案会有至少几十种。这就是岩土工程的魔力所在,深入一线,才会贴近真相。

      此外,冶金岩土面临的技术人才短缺和后续培养问题也随着经济发展提速而浮出水面,而且岩土工程行业培养后生力量有很强的师带徒传承性质,通过一个或几个项目的手把手地教,讲工程案例和角色互换等多种形式,适时给年轻人压担子,把年轻人推向前台,然后对他们的工作计划合理性、工序步骤准确性给予分析指导,规范他们的工作程序、确保项目的质量、工期、安全和成本,通过几个项目的锻炼提升,就会在不同的岗位培养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目前在西北岩土公司推行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就是专门针对青年技术人员技能提升“量身定做”的,采用一“师”对二至三名“徒”,标准化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分级分组实施,年轻的技术人员在“师傅”的带动下技术水平提高很快,在工作中答疑解惑,使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融合到具体工作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