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西北局

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页

“铬”守初心 勇挑重担

来源:西北地勘院 刘元 汪珠德  发布时间:2025-10-09 10:45:33  浏览次数:134

铬矿是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紧缺矿种,对外依存度接近100%,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对铬矿资源的勘查显得尤为重要。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冶金地质人率先而为勇担国家铬矿资源勘查任务,大力彰显了自上而下资源报国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顶层部署 率先行动

为了完成新一轮找矿战略突破行动任务,冶金地质总局未雨绸缪,超前谋划,自主筹资部署“西北地区重要成矿带金多金属矿战略选区工程”项目,旨在筛选成矿有利的空白勘查区块,获取矿业权。在重点成矿区带经三年踏勘调查,成功获取多处成矿有利勘查区块。尤其在2025年1月初获取的新疆托里一带铬矿勘查区块,冶金地质总局果断决策,在1月22日通过竞拍获得“新疆托里县买斯克孜勒东铜金多金属矿普查”探矿权,并立即部署了“新疆托里县买斯克孜勒东铬铜金多金属矿普查”项目,自主投资围绕该矿业权开展铬矿找矿工作。冶金地质总局这种超前思维谋划获取矿业权的做法,被列为自然资源部探矿权区块出让的典型案例。

该铬矿勘查项目是自然资源部向行业部门下达单矿种任务的首次探索。项目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自然资源部全国重点矿产资源项目清单,有力地支撑了全国铬矿会战行动部署。冶金地质总局高效务实、尽职履责,快速制定铬矿找矿超常规勘查部署方案,率先执行缩短项目相关审查批复流程。3月12日,尽管新疆托里县还是冰雪茫茫,但是总局领导冒雪前往托里县买斯克孜勒推动项目开工,亲自部署,成立铬矿专家团队,常态化跟踪指导,西北局技术专家长期驻扎,对项目施工、质量、安全等工作进行全程把控。项目实施期间,总局领导多次深入项目一线检查指导、鼓舞士气,高位推动超常规组织运行。西北局领导围绕总局部署切实抓好外部协调和内部勘查资源调配,及时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塔城地区自然资源局对接,排除项目备案等手续障碍,保障项目高效运行。

党员带头 引领作风

“新疆托里县买斯克孜勒东铬铜金多金属矿勘查”矿区地处祖国西北边疆,春、秋两季几乎天天狂风肆虐。夏季气温超过40℃,酷暑难耐,到了冬天又是冰天雪地,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项目部到达工作驻地后,第一时间组建了托里项目党小组,并明确党小组的主要任务是以作风建设为切入口,提高野外工作效能,保障勘查工作顺利开展。

沈锐既是项目经理,也是党小组组长,项目上的大小事都要由他安排,同时他又是项目的主要地质技术人员,现场踏勘、地质填图、钻孔布设都需要他亲自完成。项目部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必定是沈锐。党小组成员、技术负责张志华是一名三十出头的女博士,作为铬矿找矿领域的专家,她毅然决然放下尚在牙牙学语的孩子,来到这个千里之外的戈壁滩开展铬矿勘查研究。新疆托里地区夏季日照时间长且紫外线很强,在买斯克孜勒矿区无任何遮挡的烈日烘烤下,工作不到2个小时就会晒得皮肤红肿、嘴唇干裂,即使这样,张志华还是无怨无悔地和其他地质技术人员一道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从未流露出丝毫的懈怠和怨言。党员李保辉是项目物探组长,起早贪黑穿梭在陡峭的山峦间放线测点,累了坐在石头上休息、饿了啃几口自备的干粮,日复一日高强度的野外作业,从未让李保辉产生些许的牢骚和怯意。李腾飞是这个项目的化探组长,小李平时腼腆少话,但他工作起来却是毫不含糊。年轻的党员屈小龙,是地质组的组长,他白天上山头顶烈日填图,晚上回来又在灯光下绘制路线剖面,讨论钻孔布设方案。虽然他每天工作时间都要超过十小时,但对自己挚爱的事业工作热情丝毫不减。年近六十的技术专家厉小钧,几个月来一直和项目部其他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每一个钻孔的布设,每一处岩相带、矿化带的圈连,他总是和项目部其他技术人员一道反复研究琢磨,确保各个环节万无一失。矿勘院党支部书记,扎点现场一住就是几个月,着力开展团队协作、内外交流、现场督导等重点工作,而且也作为项目部的普通一员,参与矿点踏勘、剖面测量等协助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党建赋能  高效运行

“新疆托里县买斯克孜勒东铬铜金多金属矿勘查”项目部组成后,党小组在西北地质勘查院党委的指导下按照“112野外党建工作模式”(每个项目部组建一个党小组;支部建设一个微信党员之家;各党小组依托“流动党校”和“党员活动日”两个平台)开展党工团建设和学习教育工作。通过支部微信平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传达到每一名党员;在餐余饭后和项目休整时段,利用“流动党校”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突出“学查改”,撰写心得体会,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成院党委安排的规定动作。各级党委领导先后利用到项目调研机会,依托“流动党校”督导学习教育,讲授专题党课,鼓励党小组攻坚克难;主题“党日活动”丰富多彩,先后三次专题探讨铬矿找矿方法、找矿思路,力求取得找矿突破;组织党员以“白杨精神再传承,铬矿突破我力行”为主题,参观了几十年来坚守国门、无私奉献的“小白杨哨所”,提升广大党员建功立业的行动自觉。

项目部全体员工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转化为野外勘查的动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三光荣”优良传统。项目部地质、物探、钻探、化探等勘查小组人员互相协同、共同促进,认真探讨研究,周密部署钻探验证施工。到7月初,不足四个月时间,基本勘查工作全面完成,基本摸清矿区铬矿成矿规律,建立起在该地区寻找铬铁矿的找矿模型,发现了较好的3个铬矿带,圈定了多条铬矿(化)体,通过后续加大工程验证,有望为获取铬矿资源量提供一定保障。

冶金地质人自上而下的务实作风和铬矿找矿项目团队的故事,是一部展现冶金地质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教科书,也必将激励年轻一代的西北冶金地质人以更加昂扬向上的斗志、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书写新的荣光!